第067章 国都洛阳(1 / 2)
洛阳,位于黄河南岸,南望龙门,北依邙山,西至涧河,洛水横贯其间;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自夏太康开始于洛阳地区建都,历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数朝;正所谓河阳定鼎地,居中原而应四方,乃是天下交通要冲,军事要塞。
杨广即位后,将都城由大兴迁至洛阳,在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整体建筑规模略小于大兴。
城分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宫城为宫殿群,乃皇帝、后妃居所;皇城为文武百官衙署所在地;外郭城则为官吏私宅和百姓居住地方。
宫城、皇城位于都城地势最高的西北隅,其中宫城的规模远远超过大兴;皇城则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其东西两侧与宫城之间形成夹城。在营造东都洛阳的同时,还在洛阳西郊修建了规模巨大的皇家园林,名为西苑,苑内建显仁宫,设十六院,以满足杨广的个人享受。而为了确保东都粮源,还在宫城东北修建含嘉仓城,在洛阳城北修建回洛仓。
外郭城占据都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皆为为里坊区。城内设三市,皆有水利之便,通远市位于城东北,南傍漕渠;丰都市位于城东南,通运渠;大同市位于城西南,通通济、通津两渠。外城四墙共有八个城门,西墙无门;南墙三门,自东向西为长夏门、建国门、白虎门;东墙三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建阳门、上春门;北墙两门,东为喜宁门,西为徽安门。洛阳城下属河南、洛阳两县,以正对长夏门的南北大街为界,东为洛阳县,西为河南县。
由上春门进入洛阳,戴着面具的凌中天快步来到位于外郭城东北部的通远市。居住于城东北的多为平民百姓,同时也有不少胡人居住于此。
大业四年,隋灭吐谷浑,丝绸之路重新畅通。洛阳至西域的商路畅通,使得西域各国的商贾使者来往于大兴、洛阳一带,促进了中土的繁荣。洛阳更在杨广的苦心经营下,成为全国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来自四方的商船旅往返不绝。
凌中天走在大街上,只见沿街酒楼商家密布,路上的行人如鲫穿梭,热闹非凡。行人中除了有来自西域的商旅外,也有不少来自其他三方的商旅,让凌中天大开眼界。可惜了,他们父子苦心经营起来的如此大好局面就这样被他在数年之间挥霍得干干净净,真是挣得慢,花得快!不过,如果他不败家,弄得天下大乱,自己又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机会来夺取天下呢!小弟先在这谢谢杨兄你,等将来得了天下,绝不会象某些人,为了建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而把你老兄为天下人所做的贡献全盘否定。
凌中天先到客栈开了间房,然后便前往位于洛水南岸、都城东南部的丰都市。此市为洛阳三市中最大的一个,占四坊之地,周八里。
不过,凌中天虽然前往与杨盈的约定联系地点,但并不准备马上和她相见,而是准备以此为线索先暗中调查一下东黎宫的情况。毕竟自己和东黎宫还谈不上推心置腹,该防的还是要防!
跨过洛水中桥,凌中天抵达洛水南岸。东都城东南角郭城东边一些坊远离城市中心,一般居民并不喜欢居住,但由于这些地方是东都城风景最美之处,所以成了部分仕途失意者和文人墨客的理想居所。
杨盈会选择靠近此处的丰都市相见,看来也是习性使然。凌中天沿南北大街而行,刚想左拐转往丰都市,却心中一动,转头望右望去,一辆马车正从右方驶来,转入南北大街后,直接向长夏门方向驶去。
车中之人的气机好象就是杨盈,她为何情绪波动如此之大,导致气机未加掩饰地外泄,让自己如此轻易就能感应到?凌中天毫不犹豫,远远地跟了上去。
出洛阳城,一路向南,来到小山,凌中天隐好身形,看着杨盈从马车走下,一行人徒步沿石阶登山,小山之上有一座隐于山林之间的宏伟寺院。
原来这里便是净念禅院所在!凌中天藏身于寺外大树之上,观察着这座被誉为中土佛门两大圣地之一的寺院。仔细望去,寺内建筑约有数百间,其规模堪比一座小城。
这些和尚还真有钱!看来开办这宗教事业还真好赚钱,不仅能养活那么一大群光吃不做的光头,还能盖那么多漂亮房子。凌中天纳闷地看着候在门口的僧人笑呵呵地把杨盈一干人等迎入寺院,心中暗忖:看杨盈一脸春情,难道是来这会光头奸夫?
凌中天居高而望,只见杨盈独自一人被引自一座小巧铜殿,其他随行人员则被另外招待。
看这铜殿所处的位置以及它本身的价值,难道在里面的便是净念禅院的主持---
了空大师?凌中天心中大奇,带着一种他自己也说不清的心理,飞速绕到禅院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