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邪帝初出(2 / 2)
凌中天是一个孤儿,幼时于江都乞讨为生时与向雨田相遇,向雨田见他天资惊人,不在自己之下,便将他带回。
向雨田本为圣门不世出之奇材,却无心圣门一统之事,一心追求天道,欲练成圣极宗至今无人修成的《道心种魔》大法,最终给他研究出一种修练之法,就是选一资质奇佳之人为鼎炉,种下魔种,待魔种成形,自然鼎灭种生。悟出此法后,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鼎炉。
二十多年前他为避免凡尘俗事纠缠,更诈死埋名潜心修研,但仍不时潜回尘世寻找鼎炉。在江都见到凌中天后便有以他为鼎炉之意,但此由魔入道之法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向雨田又有停止之意:一来感觉此法还不够完善,二来他魔心渐去,道心渐生,对凌中天已经有了祖孙之情,不忍将其牺牲。
向雨田将道心种魔大法传授给凌中天,命他修习以图自救。而向雨田自己也继续研究道心种魔大法,以求能找出解决凌中天体内那未成形魔种的方法。
凌中天只记得向雨田当时告诉他此事已经有眉目,之后的事却一直未能想起。而且凌中天发现自己昏迷前后的外形变化很大,之前的记忆里他才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醒来后的身形就如同十六、七岁一样;好在这两年虽然因为勤加锻炼身体,身形更显健壮,浑身充满力与美之感,但相貌变化并不大,不然未老先衰就惨了。
凌中天在这一年多里阅尽洞中藏书,尝试修练了所有能找到的,包括从圣门至高典籍《天魔策》中所悟出的功诀心法,但都无任何效果。而修练《道心种魔》时虽然会有反应,但其反应就是全身剧痛欲死,只是痛的次数多了,每次支持的时间也逐渐延长,到后来勉强可以用出一点真气,但代价就是随后会晕倒过去,应该是身体到了忍痛极限之后的自我保护机能,之后再无半点进展。
经过不断努力,他发现自己的身体会不时从外界天地间自动吸收极少量天地元气进入体内,这些天地元气入体后就自动散发到全身及各处经脉而去,难道自己的肉体之所以远超常人般强悍就是因此所致。
而脐下气海处下丹田内存在一个气团,疑是魔种;那团围绕魔种的“道心种魔”真气对天地元气的进入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看来自己一试图运行这团真气就全身疼痛是两者相对抗所导致;而眉间玄关处上丹田也有一不明气团存在,除缓慢吸收些许体内精气之外别无其他动作,无法具体探知其是何物,但它和魔种很相似。
凌中天在修炼内气无门路的情况下,便注重修炼外功,用各种极其变态的方式锻炼身体机能,其拳脚功夫也以有效杀伤对手为主要目的来修习。平时在山林间不是和走兽打拳比身手,就是和飞禽赛跑试脚力;长此下来,百兽对他无不闻风而逃。
这一年多以来,凌中天虽然练得身手矫捷非凡,肉体强悍无比,但体内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而其将各家双修、采补之术的理论融汇贯通之后创出的《天地阴阳交征大法》也只是停于理论阶段;便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解决之法,同时化理论为实践,以完善其重要研究课题的实用性。
凌中天站于石桌前,手抚玉箱想道:《道心种魔》虽然源于《天魔策》但自己从《天魔策》中并未找出解决之法。《天魔策》全本反正已经烂熟于心,就让它继续沉睡于此吧。
他将《道心种魔》和地图放于玉箱内,转身出洞,就这样身无长物、孑然一身地出山而来,茫然四顾之下,不知该往何处去。
忆起在江都郡乞讨时,有个叫卫贞贞的美丽小姐姐经常带食物给他,如果没有卫贞贞当年的照顾,他能不能活到向雨田遇到他还很难说。
回想起卫贞贞托着一张美丽小脸坐于他身边看他进食的动人情景,心中激荡莫名,决定先去江都寻找卫贞贞,然后以身相许,以报当年大恩!
心系美女,脚下自然生风,凌中天弄清江都郡方向,一路狂奔而去,当江都城在夕阳下的身影逐渐现于凌中天眼中时,心中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暗道:以贞贞姐的年纪,现在也许已经嫁为人妇。管它的,就算真的已经嫁人,我也要把她抢过来,能拥有她的,天下舍我其谁!
注:本书所引用丹田的位置只是诸多说法中的一种,各种说法中比较统一的就是下丹田的位置,人们常说的‘丹田’就是指下丹田。